这是因为细腻是日本的一种文化。
在动漫诞生之前,日本很多男性小说家的字里行间里都会不经意的流露出细腻的特质。
比如漫小谈喜欢的芥川龙之介,那种细腻的审美,虽然偏向阴柔,但这正是日本古典文学的特质之一。
动漫
正是在这种文化的驱使下,日本动漫对于人性、人物心理的刻画,才会直击人心,让人觉得特别真实。
日漫里那些矛盾的内心戏以及角色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,让漫友看完动漫之后觉得如临其境。
特别是漫画里的那些大段旁白、独白,更将角色人物的内心和性格展现的非常充分。
动漫
动漫对于漫画的旁白、独白也做的非常好,很少有漫友会吐槽动漫里的内心独白是在‘水时间’,只有不停回忆的时候,漫友才会吐槽剧情水。
甚至有的漫友看‘回忆录’也能看得津津有味,觉得回忆也是人物性格表现细腻的手法。
毕竟这种动漫要的就是这种情怀。
哆啦A梦
东方文化都偏向细腻,相较欧洲而言,我们国家和棒子国在文化上也都挺细腻的。
可是在动漫上面来说,我们做的都不如日漫好。
有的漫友看完日漫,虽然还是一个宅男,但却拥有了丰富的恋爱知识——因为动漫里的恋爱心理刻画太真实了。
有的漫友看完日漫再也不怕学校里的坏蛋了,因为他们心里或者有哆啦A梦,或者是学会了动漫主人公软弱但坚毅的部分……
动漫
后记
虽然有一位漫画家说过,在虚拟的动漫里寻找现实真理,是一种非常‘二哈’的行为,但是不口否认的是,很多漫友看完一部经典的动漫后,心灵多少都会受到触动,从而产生一些影响现实的行为。
所以,真实的人物性格和细腻的心理活动,才会让漫友如此如醉,从而一看没有内心戏的真人版电影时大摇其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